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竞争激烈
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竞争激烈,2021年是中国现代的考古学诞生100周年,重要的考古成果众多,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竞争激烈。
早在终评开始,就有业内人士用“神仙打架”来形容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评选。
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出土的仰韶早期石制蚕蛹,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蚕蛹形象;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、年代最早、文化系列最完整、证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迹;
陕西宝鸡周原遗址为确认先周国家中心提供了证据,结合文献进一步证明周原为古公亶父迁岐之地;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的王陵区,填补了姑蔑国考古研究的空白……尽管这些项目都遗憾落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但由此可见入选的十大项目实力之强、影响力之广。
资料图:航拍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。(无人机照片)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
如被誉为“再醒惊天下”的四川三星堆遗址,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指出,该遗址进一步实证和阐释了“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”的基本认识;备受关注的江村大墓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,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、发展、演变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,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看来,这是近十年来中国在皇陵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;
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发现的手斧、薄刃斧等遗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,为国际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“莫维斯线”论战画下了休止符,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将其视为一座巨大的宝藏。
图为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五号坑出土的金面具。 中新社发 国家文物局 供图
在2021年中国考古学百年的背景下来看这些项目,或许能感受更深。
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,标志着中国现代的考古学的诞生。到2021年,中国国家文物局依法批复的考古挖掘项目多达1700多项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,越来越多考古项目是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从被动发掘转化为主动发掘,施岙遗址稻田考古正是这方面范例,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始终有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参与。
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也强调,“考古不是民众想象中一个镢头就挖出宝来了,不仅是考古人员长期工作的积累,十几年如一日在一个遗址进行发掘的结果,也是带着问题和课题进行的,旨在解决历史和文化问题,不是单纯的‘挖宝’。”
事实上,国家文物局近年来实施的考古中国、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综合研究等重大项目课题,统筹推进了241项主动性的考古项目,都是旨在说明“何以中国”,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,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,阐释中华文明从多元一体到大一统的历史进程。
多学科合作也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的一大特色。古人类学、年代学、环境考古、人骨DNA、玉石器岩性分析、植物等各个学科的交叉合作,碳十四测年、残留物分析、工艺技术分析、产地分析、地质环境研究等科技手段广泛融入,为考古工作者更加全面地获取遗址信息,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相关情况提供了便利。
宋新潮透露,国家文物局近期还将印发实施《“十四五”考古工作专项规划》,聚焦重大历史问题攻关,力争取得新突破;落实“先考古、后出让”制度,保护传承历史文脉;大力发展科技考古,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;加强机构队伍建设,不断壮大专业力量;深化国际考古合作交流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努力建设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考古学。
古人类如何征服青藏高原?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在哪里?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是什么……
3月31日上午,“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在京揭晓,四川稻城皮洛遗址、河南南阳黄山遗址、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、山东滕州岗上遗址、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、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、陕西西安江村大墓、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、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、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。
“2021年是中国现代的考古学诞生100周年,重要的考古成果众多,评选竞争尤为激烈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,今年入选的10个考古项目较往年来说,不仅分布范围更加广泛,时间跨度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,围绕着重大任务展开,反映了考古学的一些重大课题。
考古成果迭出 展现中华文明风采
“从整体来说,这次入选的'项目更多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绚丽风采,增强了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。”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、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。
备受关注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,从2020年3月启动发掘至今,共计发掘面积1202平方米,6座“祭祀坑”新出土了重要文物包括金面具、铜顶尊跪坐人像、玉璋、神树纹玉琮等,部分文物的造型和纹饰前所未见。
“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很丰富,也很神秘。更重要的是,它不仅形成自身文化,还接受了中原夏商王朝创造的礼制,包括玉器、青铜礼器等,进一步阐释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王巍表示。
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考古发现的遗址面积最大、地层保存最完整、文化类型最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。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室主任、稻城皮洛遗址发掘执行领队郑喆轩介绍,该遗址连续的地层堆积、完好的埋藏条件和清楚的石器技术演变序列,展现了早期人类征服青藏高原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能力、方式和历史进程。
谈及河南南阳黄山遗址、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、山东滕州岗上遗址的共同点,王巍表示,这三处遗址的年代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,并且在当时都形成了城市,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,这些区域在当时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。
此外,据刘庆柱介绍,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,帝陵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;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表现了在秦汉时期,这块区域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体现的重要作用。
走过考古百年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
中国考古走过百年,一代代的考古人前赴后继,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揭开了一层层古老中华文明的面纱。谈及中国考古的发展特点,王巍认为,目前更倾向于围绕历史重大课题去展开发掘,边疆考古受到空前重视,多学科结合开拓了考古学的深度和广度。此外,大家更注重在做好遗址保护的基础上,再去做合理利用。
面对已经开启的第二个考古百年,王巍表示,本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,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考古学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态势。他强调:“考古展现了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,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,不仅仅是丰富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从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基因中获取精神力量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”
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,国家文物局近期将印发实施《“十四五”考古工作专项规划》,聚焦重大历史问题攻关力争取得新突破,落实“先考古、后出让”制度保护传承历史文脉,大力发展科技考古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,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专业力量,深化国际考古合作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努力建设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考古学。
据悉,本届评选推介活动共收到32个参评考古项目,经过初评、终评等环节选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
3月31日,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。包括三星堆遗址、江村大墓在内的10个入选项目,生动诠释了我国早期人类起源、史前文化与中华文明发展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。
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,本次“十大”评选活动,共收到32个参评项目。经过初评、终评,选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终评评委是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,柴晓明、陈星灿、董新林、高星、杭侃等21位评委,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北京大学、山东大学等单位。
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,四川稻城皮洛遗址、河南南阳黄山遗址、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、山东滕州岗上遗址、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、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、陕西西安江村大墓、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、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、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
宋新潮介绍说,国家文物局近期将印发实施《“十四五”考古工作专项规划》,聚焦重大历史问题,力争取得新突破,落实“先考古、后出让”制度,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,深化国际考古合作交流,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努力建设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考古学。
文档为doc格式